Society

Be Yourself

2

在Utrecht上的一门课是社会科学建模,需要少量简单的微积分知识。但对于这里社会学系的研究生而言,似乎两行以上的数学符号就等于天书了,于是在小组作业中,我总是承担着我认为最简单,而他们认为最困难的差比数列求和,微分求极值什么的。有一次聊天他们问我“why are you so good at math?”,我苦笑,就说”I was tortured by math in high school.” 其实他们不知道,几乎每个中国学生都被数学摧残过,他们更不知道中国有个叫奥数的东西,孩子们小小年纪就已经开始做成年人也搞不明白的数学题。上大学八年多,从前应试教育留在我身上的烙印依然清晰可见。我今天会因为当初的训练受益,也会遗憾自己没机会把淹没在题海中的时间用来过另外一种青春,无论那样的青春在当初会显得多么滑稽和幼稚。

前些天还看到一个清华特等奖学金评选的视频。那位女生的PPT不可谓不炫目,学习,社工,文艺,体育无所不能,简直就是超人。只是看着她慷慨激昂地在台上陈述自己的各项成绩,我总觉得在这完美模范的背后有一些缺憾。我在想,假如我是评委,我一定会请她讲一个自己的故事,向大家展示她的理想,不是“师从XX教授,报效祖国,做又红又专的清华人”那种大话,而是些具体的小事儿,告诉大家她是谁,她想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她渴望怎样一种生活,她眼中的中国应该是什么样子。当然,这恐怕会是一个糟糕的竞选演讲,可我觉得,人展示自己的方式有很多种,每个人的特长也各有不同,把那么多的年轻人放在同一把标尺下衡量“谁更优秀”,或许本身就值得商榷。美国好像有个说法叫 “A” students make professors, “B” students make lawyers, “C” students make presidents。话中带些嘲讽,但至少它表达了一个意思,就是不应该把成绩,或是任何简单的标准拿来判断一个人,毕竟人们的天赋可能就隐藏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这个学期在太古堂的High Table Dinner上舍监说过一段话,他讲港大的学生应该为自己设定目标,比如想做research的话GPA就要到3.7,如果想在公司里谋个好职位也要到3.2,如果两样都不是那至少也要及格。当年在师大时王静爱老师也说过类似的话,她说大学生应该有目标,你是想做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还是教育家,明确了目标之后就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这似乎是东方教育的共通之处,传到授业解惑,知识的传递是自上而下的——师长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如果宽松一些,老师会提供一些选项给学生,不过每一条路怎么走,老师已经有了大概的设计,或者至少都有一个标准。老师心中对学生的评价,也往往是通过学生表现与设计标准的对比而得出的。换句话说,作为受教育者,如果你偏离了教育者设定的目标,那么你就是个“坏学生”,反之则是“好学生”。于是在这样的体系下,看到各种“优秀奖”的评比,以及清华那位“优秀”的学生楷模,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这真的应该是现代社会教育的方式,尤其是现代大学教育的方式吗?我显然无法比较教育方法的优劣,但在这个强调创新,自由,与众不同的时代,我想应该有一种方式,它强调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能够让学生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的方式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你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而是自下而上的,学生告诉老师他们想做什么,想怎样做,而老师的职责就像小童单车上那两个辅助的轮子——保证孩子不摔倒,但车把还是掌控在孩子的手中。我们的社会总是拿着同一把尺子去衡量不同的人,也会提着剪子减掉树苗上的枝枝杈杈,但换个角度想,假如每棵树苗都能长成他本来的模样,没有刻意的修饰,会不会有一种特别的美丽呢?

除了教育,生活也是如此。我在外读书时常常想念国内的亲人和朋友,想念我们的语言和食物,但真正回到自己成长的土地时,又会感到一些不适应,其中最强烈的一点莫过于已被国人体制化的生活方式——从小到大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轨迹似乎都是被早早规划好的,十八岁前读书,考上大学后最好再能读个研,二十几岁开始工作,工作两三年稳定之后要买房,之后结婚,之后生子……想想这的确是很好的一条路,只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当绝大多数的青年人都被这同样一把标尺衡量时,不得不让人怀疑这样一把“尺子”是否真具有那么强的普适性。

有人说,得按你想的去生活,否则,你迟早按你生活的去想。做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人们更习惯呆在社会营造的舒适区域里,因而也常常缺乏改变的动力和勇气。莎士比亚说”…God has given you one face, and you make yourself another…” 假如总戴着面具做人,时间长了,不仅面具摘不掉,连灵魂也会变成别人的。或许我们不可避免地生活在别人的阴影之下,社会的影响之下,但如果坚定地迈出那一步,做本来的自己也并非不可能实现,因为那只是真诚的附属品。

You were born an original.  Don’t die a copy.  —-John Mason

Last Train Home

1

《归途列车》是部非常棒的纪录片,它讲述了一个普通外来务工家庭的故事。作为亿万中国工人中的一对,张昌华和陈素琴夫妇在广州打工15年,他们辛苦工作,像候鸟一样在每年的春节往返于城市和故乡之间,而他们最大的期望就是自己的子女可以好好读书,考上大学,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影片从社会最底层的视角出发,却反映了人类最质朴的情感和我们所面临的最深刻的社会问题。遗憾的是,这部片子至今通过正常渠道无法在内地观看,或许因为,这一切辛酸、不公、混乱、拥挤以及被践踏的尊严,在歌舞升平的和谐盛世之下本就不应该存在。

昨晚动车追尾的事故,已经有35个生命离我们而去了。他们在上车的时候一定想不到,自己手中的车票竟然不是通往温州,而是天堂。官老爷们,不知这血的教训可否换来真正深刻的反思呢?别说什么高度重视、及时救援、最终夺取伟大胜利的屁话,失去那么多生命,根本没有什么胜利可言;也别说什么为了旅客的利益,如果你们心中真有对生命的敬畏,那也不会为了点儿GDP和向上边儿献礼而置那么多人的安全于不顾。中国,你走得太快了,请停下来看看自己的灵魂吧。你的老百姓真的不易啊。你有几千亿办运动会搞出国旅游公款吃喝,却没钱让穷人的孩子上学看病;你有办法把航天飞机送上天,却没法儿把老百姓顺顺利利地送回家。其实我们要求得并不多,火车不需要像飞机头等舱那样奢华,票价别太高就行,它也不用每小时跑上三百多公里,我们只想安全地到家和亲人一起吃顿饭,仅此而已。

Geowhy月报——2010年6月

8

作为新人,这么快就担负写Geowhy月报的重任,我必须表示鸭梨很大。由于对各位童鞋还在熟悉过程之中,此次就比葫芦画瓢,希望还能不辜负组织重托。

本月应算是作品丰富的一个月,共有20位成员发表了99篇blog,其中Kevin贡献卓著,40篇博文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堪称高产。从内容上看,6月的主题无疑是世界杯,四年一度的盛事把真球迷、伪球迷甚至是非球迷的目光都带到了足球场。据我所知Geowhy中也不乏铁杆,比如DT都是AC Milan的死忠,关注足球多年。还记得同住西西楼时常常是两间门对门的宿舍都放着米兰的比赛,呐喊欢呼声遥相呼应,现在想来真的非常怀念那种热闹的看球氛围。而在本月的Geowhy博文中,Kevin一个人的南非世界杯系列从开赛日起就图文并茂地记述和评论了世界杯每一个比赛日的赛事和新闻。天天熬夜看球本就不易,还能笔耕不辍,真的佩服。此外,Fancies香港生活034:香港睇世界杯究竟有多难以及坐照我所爱的世界杯都紧密围绕了这个夏天最火爆的话题。

除了世界杯之外,6月还有一个主题就是毕业与告别。又到木槿花开的季节,学位服、毕业照和散伙饭让每一个热情洋溢的夏天都充满了离别的忧伤。读到你们的文章(spirit再见rainbowrain又到一年毕业时以及asiapan散伙饭),好像又隐约尝到了酒精和眼泪的味道。当然还有hedgehog,在故乡的时间无论如何都会感到短暂,但有离别,也会有重聚,欢迎明年再来香港,我还想同你一起杀回北京呢。

———————————这里是分割线———————————

原谅我并不是对每个blog都很熟悉,所以这里仅给出blog的链接和本月发表的篇数(按音序排列),感兴趣的童鞋请自行发掘吧。

  • dying:5篇,好多美图和游记
  • aimee:2篇,关于缺失的社会属性,blabla的内容看起来好熟悉
  • asiapan:7篇,很文学,都是繁体字
  • cress:2篇
  • fancies:6篇,传说中的南方美女,香港生活记录,很多美图
  • gracedou:4篇,也是学地理的朋友,有好的影评
  • hedgehog:7篇,黄牛
  • joyque:1篇
  • kevin:40篇,有大量的文字,大家可以慢慢读
  • lainlainlain:4篇,还有美图,我喜欢
  • miles:2篇,这是自评,我引用“您的文风冷静而镇定,言语间展现出强悍的思辨能力与恢宏的胸襟,一个男子汉的阳刚形象跃然纸上。”
  • rainbowrain:1篇,彩虹博士,非典型女PhD
  • shines:1篇
  • spirit:8篇,又见好照片
  • su27:3篇,还是好照片
  • yaleon:1篇,关于旅行,去过好多地方呀
  • 烽兄:1篇
  • 葡萄唐:1篇,我喜欢葡萄写文章的角度,很特别
  • 小明小明:1篇,依然有好照片
  • 坐照:2篇,就是偶啦,想写的东西多,但是手懒。。。

宽容

6

I disapprove of what you say, 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 — Voltaire

上周和两位香港同学聊天,说起16号是立法会议员补选的日子,也就是传说中那五名辞职议员期望能够发起的5区gong投。我问他们,香港人究竟如何看待自己的民主进程?结果是,他们很矛盾,一方面期望能够按照基本法中规定的那样最终实现双普选,另一方面却也不得不因为现实进展的缓慢而担心,所以游行抗议在香港也是家常便饭。但是话说回来,尽管近年来各种抗议活动很多,甚至出现集体请辞这样激烈的举动,从最终的结果看,投票率基本只有10%,这意味着大部分港人并不支持这样的过激行为。但是一些内地人不理解,说香港喝内地的水,用内地的资源,赚内地人的钱,为什么还不满足甚至瞧不起内地人?

搁下这个争议不提,我再讲一个故事,是和一位香港”的哥“的对话。他听说我是从内地来的,很高兴,问我觉得香港怎么样。我说很好啊,制度很完善,有许多内地值得学习的地方。听后他说,那你一定要好好读书,争取回去改善内地的发展,尤其是治理贪腐,看到那些我们港人也很难过,毕竟我们也希望国家真正强大。说到这里,我要引用一句前任特首董建华的话:

香港好,国家好;国家好,香港更好

其实这是多么简单的一个道理,却往往被人们遗忘。因为理念或表达方式的不同,而忘记了彼此共同的诉求,多么遗憾。所以,围攻中联办的游行人群们啊,你们可曾想过,是什么让香港躲过一次次金融危机,又是什么让香港不必像新加坡一样天天为自身安全而担惊受怕?在香港挥金如土的财主们啊,你们挥舞着钞票把自己当成上帝,但可曾明白人的尊严并不因金钱的多少而有高低贵贱?经济的崛起同样也不意味着你能够拥有道德上的优越感。

前几天许知远写过一篇《庸众的胜利》,向全球浏览量最大的博客开炮需要不小的勇气,当然还有能力。许知远写了一篇好文章,同时我也尊敬韩寒。这里无意评价孰对孰错,事实上,根本就没有对错。我想说的是,谩骂和互相攻击是毫无意义的,对待争论,最好是报以宽容的态度,了解对方的观点和理由,求同存异。比如在我看来,面对相同的现实,韩寒选择嘲讽,许知远选择愤怒,但本质上他们都认可一种普世价值观,只是在用各自不同的方式来回应社会罢了。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在看待香港和内地的问题时能够彼此都宽容些,那么许多不必要的矛盾就会消解了。

A great man has two hearts: one bleeds and the other forbears. — Kahlil Gibran

报到帖

27

Hi,我是坐照,英文名Ray。今天正式在神秘组织Geowhy中安家,立此帖为证,欢迎新老朋友捧场!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