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像是个标签,烙印在不同的个体身上代表了丰富的内涵,比如你的语言,你的成长环境,甚至你的性格和习惯。所以陌生人见面,总会先问“您是哪里人?“然而这些年来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强,当代人”故乡“的界限似乎越来越模糊了。比方说我自己,户口本上的祖籍是黑龙江双城,出生在洛阳,18岁到北京读了6年书,如今在香港混饭吃。与传统的”生于斯死于斯“的乡土社会不同,许多现代人的生活往往是由多元化的经历所组成。这些新的地域元素,很容易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和价值观,因此淡化了”故乡“原有的内涵。就好比重庆的火锅进北京就少了许多花椒,显得有些不地道,若是搬到香港,或许干脆就没了辣子,彻底变了味道。

另一方面,中国近三十年来缺乏文化设计并且过于重视经济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也削弱了”故乡“的意义。如今我们走在中国任何一座城市的大街上,很容易产生穿越的感觉,分不清是东部还是西部,沿海还是内陆。相似的马路,步行街,广场,还有高楼大厦……这些所谓繁荣的象征,其实不能代表一代代人成长的记忆。事实上,是差异性,或者说是每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质产生了其特有的地方认同感。就像儿时抓蝌蚪的小溪,跟伙伴们嬉戏玩耍的单位大院儿,叫卖声不断飘着饭香的胡同儿,还有夏日里遮荫挡雨的梧桐树……这些事物代表了一个地方的特征,对于某一类人而言也具有特别的意义。看到熟悉的景,听到熟悉的声音,或是闻到熟悉的味道,就知道是回家了。可惜的是,现在每逢返乡,我们常常会感叹陌生和变化,高楼起来了,马路变宽了,可记忆中的美感却渐渐消失了。过去我觉得自己是故乡的主人,现在望着灯红酒绿车水马龙,我感到自己异常的渺小。

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故乡是在离我远去了。新周刊有篇文章,叫《我们像灰尘一样被赶到了大地上》。作者说,“丧失了故乡就丧失了安全感,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可能就永远在灰尘滚滚里度过了”。这话听来悲哀,说的却是事实。就像我曾经写过的,”以前我以为自己想念的是北京,现在才发现离不开的其实是在北京的你们,还有在北京的回忆。如果你们都走了,北京于我而言就只是座高房价的空城。“很多物,很多事,本以为很熟悉的,若干年后回头再经历,都不知是否还能找回曾经的感觉。假如漂泊在外,听各种鸟语花香,过来历不明的洋节日,恐怕会更难找到归属感。

世界太大,人太过于微不足道。我喜欢漂泊,因为喜欢生命中总有新的经历和惊喜;我也珍视回忆,尽管一切都在改变,但每当同你们再坐在一起,用普通话聊天,吃地道的中餐时,我才能发现,只有这里依然是我最后的故乡。